“感谢你们给我们提供了‘纠错’的机会!有了这个证明,银行的贷款应该能办下来了。”日前,柯桥区某家具厂收到了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信用修复”证明,负责人激动不已地说。
原来,2015年,这家企业因为违规使用超期未年检的货梯而被处以罚款,并产生了失信记录。疫情期间,企业想通过银行贷款周转资金,但没想到这条保留了近5年的失信记录却成了贷款的“绊脚石”。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开“信用修复”渠道,引导在2015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我们鼓励轻微失信主体主动纠错,主动改过自新。”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获悉这一“好消息”后,该家具厂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并很快得到了回复。“诚信太重要了,我们一定吸取教训,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修复信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这名负责人说。
据了解,“信用修复”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有利于深化放管服,推动信用建设规范化、系统化。
通过摸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336家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并通过公众号、电话及实地查找等方式一一告知相关事项,共收到修复申请180余件。经严格审核并结合社会公众意见,最终有178家企业信用被修复。“我们还将持续加大对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的关注,在企业履行应尽义务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恢复信用。同时,倡导企业诚信经营,减少失信企业数量。”该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