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院长常继生、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总编辑周志懿、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齐力然、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卫红、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战略产品中心主任汪大伟、北京中品信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信用顾问李昊谦等出席会议并发表相关主题演讲。
常继生表示,信用无价,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不仅要把产品变成商品,而且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这样,企业生产的就不仅仅是产品了,更是一种品牌。“积极开展品牌信用的评价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提升品牌信用水平是塑造品牌的基础;提升品牌信用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品牌信用水平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信用的竞争。虽然产品总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的生命力和信用的感召力却是无限的。”
周志懿在致辞中指出,加强信用建设是品牌建设的应有之义。无信用,不品牌;加强信用建设是引导与规范品牌事业发展,使之避免陷入无序化与肤浅化的必然举措;倡导与推进品牌信用建设,有利于解决品牌行业价值观念错位的问题,大力培育品牌与品牌组织的诚信自觉意识;必须以信用建设为抓手,将品牌事业引向良性化发展的轨道;加强品牌信用的建设,对推动整个社会信用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抓好品牌信用建设,有利于解决对品牌失范制约不足的问题,增大品牌违规、违法的社会成本,从社会管理、金融与法律法规上强化的品牌建设的方向性,从而以点带面,从根本上减少社会矛盾,增进社会成员之间互相信任,进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我们应该记住,如果我们的信用品牌不去仰望星空,即承担起应承担的时代责任,仅仅停留于资本、利润的信用品牌评价,将难于体现品牌伦理。”姜卫红指出,这样的信用品牌评价是值得怀疑的。信用品牌本身究其本质充满了伦理要素,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例如企业以及经营者所恪守的诚实原则。自去年国家设立中国品牌日以来,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各种品牌价值指数发布,大有一哄而上、泥沙俱下之势,让许多城市、企业无所适从。他应该相信谁,还有谁才真正值得相信,相信什么。真正的信用品牌应该经得起市场、时间的检验。所以,我国推进信用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嘉宾们纷纷表示,大数据的普及,为品牌信用评级提供了落地的基础。用品牌舆情,也就是知名度、美誉度的大数据为品牌信用提供评估依据,同时通过供应链、区块链技术,为品牌金融授信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品牌金融是以品牌价值作为授信依据、以大数据风控和区块链技术为手段,以供应链服务为应用交易场景,为金融机构、品牌企业、供应链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通过盘活品牌企业应收应付账款、优化财务报表改善现金流,降低财务成本。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安全、高效对接通道,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品牌企业生态链的健康发展,支持民族品牌做大做强。
论坛期间,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签约仪式,“信用企业品牌战略提升工程”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同期举行,论坛还同时发布“信用企业品牌战略提升工程”首批重点培育品牌企业名单。
据悉,首届中国品牌信用发展论坛由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名牌》杂志、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CCTV证券资讯频道《每周财经资讯》栏目、中视智扬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支持,北京中品信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粤能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信构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品信用技术有限公司协办。论坛邀请了国内大数据、信用、品牌等领域权威专家及国内200余家知名信用企业参加。(中国名牌记者 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