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用头条 >> 八省围剿“征信修复”,数千平台覆灭
八省围剿“征信修复”,数千平台覆灭
日期:2022-06-22    来源:   浏览次数: 283次
 以下文章来源于消费金融频道 ,作者消费金融频道
作者 子卿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自二代征信切换以来,征信记录对个人的衣食住行影响越来越深远。就在人们愈加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时,市面上关于征信修复的平台机构也随之兴起,这些机构往往以征信“铲单”“洗白”等词在线上线下吸引失信者购买服务,但往往相关受害人在交钱之后,并没有获得相关服务。

 

征信修复套路深

 

目前征信修复的套路一般可分为3种:


一是假借提供征信修复服务方案,收取高额代理费用,然后教唆信息主体编造“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进行投诉,但这种方式的修复成功率不到1%,修改失败后机构并不会如承诺的那样退款,甚至拉黑失联跑路。

 

二是谎称专业人士开办征信培训班、招收学员等,广泛发展下线,实则为骗取加盟代理费。

 

三是骗取个人敏感信息用于售卖,一般在代理征信修复过程中,机构会以修复需要,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有时还会切断失信者与被投诉机构的联系通道,这种情况下一些征信修复机构为了利益最大化,会把个人信息卖给下游黑产,失信人不仅面临财信两空,还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非法买卖甚至网络诈骗等各类人身财产风险。

 

近年来,以代理投诉为主要手段的征信修复机构愈发猖狂,为此央行多次发文强调“征信修复”不可信,并表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旗号,教唆信息主体委托其办理征信投诉、举报等事项,不仅损害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查处上千家违法违规机构


今年,人民银行总行印发《关于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22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如今最后期限将近,多地公布治理成效。


近期,湖北省公布“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成果。截至2022年5月末,湖北省推动处理458家相关企业,包括注销54家、变更名称或经营范围208家、纳入异常经营名录196家,清理违法广告670余条。全省已有荆州、十堰、黄冈、孝感、潜江、天门、仙桃等7个市州完成了带“征信”字样的机构清零的工作目标。

 

此次排查还有额外收获,包括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排查处理一起武汉某公司在多个网站发布“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事件;中国银行仙桃南城新区支行成功拦截一起“征信修复”诈骗案件;十堰市破获一起“征信修复”诈骗案;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拦截一起对去世人员家属的“征信修复”诈骗等。

 

陕西省在全省共排查出98家不从事征信业务但在名称或经营范围中使用了“征信”字样的机构。督促指导48家机构变更了经营范围,8家机构注销了营业执照,11家纳入异常经营名录。此外还联合监管部门对2家以“征信修复”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违规开展业务的机构进行了依法查处。

 

河北省今年一季度以来,共排查166家工商信息和广告中带有“征信”“征信修复”字样的企业,指导24家涉嫌从事“征信修复”业务的企业完成整改,其中4家违规企业纳入企业异常经营名录,4家移交市场监管部门,4家完成公司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在此次打击征信修复乱象中行动处理力度较大,几乎清理了半数排查名单中的企业。截至5月19日,四川省完成对1305家工商注册信息中含有“征信”和商业广告中带有“征信修复”企业的摸排,其中清理598家可疑企业,包括指导27家企业完成注销,145家企业调整工商信息,152家违规企业被列入企业异常经营名录,274家企业被移送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进行查处。

 

除此之外,甘肃、吉林、山西、云南等省份先后也开展了“征信修复”百日行动,打击数百家从事征信修复的企业和机构。据「消费金融频道」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8个省份公布行动战果。预计此次行动结束后,将会有数千家相关公司遭取缔,这对对以铲单、洗白征信等噱头为旗号的征信黑产将是重大打击。

 

征信黑产外延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地区在征信修复百日行动中,主要打击的是辖区内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带有“征信”字样的企业。但事实上,还有一些从事征信修复的机构隐藏的更深,并不会将敏感的“征信修复”、“铲单”、“征信洗白”等词放在公司名称中或者经营范围内,而以“信用修复”、“代理投诉”、“不良记录修复”等词绕过监管


此外,关于征信的黑产组织还呈现外溢的趋势,部分平台利用受害者担心征信出问题的心理,实施诈骗。


近期,海南一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称其个人征信出现问题,需要及时通过相关操作降低风险。该女士信以为真,向陌生的6组个人银行账号共打款38万元,随后相关方失联。


值得注意的是,该女士在被骗过程中,行骗者自称是银保监工作人员,并且该女士也收到了所谓银保监会发来的短信验证,这加重了她对骗子的信任。


近日,银保监发布风险提示,其中提到,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称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

 

相较于一代征信,二代征信对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影响更加深入,想要修复不良记录的人群增多,自然会吸引黑产的注意。与此同时,普通民众的信用素质不高,对于信用的理解不深,更容易被黑产蒙骗。因此,除了要打击征信修复等违法机构的滋生,还要提高民众信用意识,双管齐下才能减少征信黑产。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版权所有: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深圳市中品信用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路10号硅谷动力电子商务港1708 电话:0755-25591996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105521号
  • (本站属于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站内文章及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