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诚信合规 >> 有关“诚信合规”误区
有关“诚信合规”误区
日期:2022-06-29    来源:   浏览次数:14次
 有关“诚信合规”误区

误区:合规仅是律师的事情,律师搞定就可以了

成熟的合规部要有精通法律的律师来统筹规划,也要有熟悉财务、产品和市场营销的专家帮助律师深入的理解业务的框架与核心。在很多公司内部调查阶段,这些非法律专业人士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合规律师的作用还大。一个专业的律师不一定是一个胜任的合规律师。

误区二:出了合规问题你不担责任?

在合规与业务产生冲突时,风险我们知道了,但我们业务还得做,出了问题不用担责任?合规是要担责的,美国监管的惩罚案例早已显示,不仅合规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接受行政罚款,再严重的渎职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误区三:合规管理做了就不需要监督

合规最需要的是监管,企业需要建立合规部门或选择专业第三方咨询公司做合规舆情监测,对公司运营做合规监管。合规管理不是做一套制度就能规避风险的,往往出现合规问题是在运营发展过程中产生。我们需要完善合规管理程序,做好合规风险控制。

误区四:合规要从基层做起

合规从来都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如果公司高层不重视合规,即使下层员工每个人都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都没有任何用处。事实上,常常是因为领导一句有意无意中透露出不重视合规的话,而让日积月累的合规工作毁于一旦。上行下效,底层的员工最擅于察言观色,如果高层不是从心底里尊重合规,大家最容易敏感的捕捉到,况且,还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接受约束和监管。

误区五:企业认为管理已经合规了

   合规管理涉及行政管理、财务、业务、法务和信息安全等各个领域,企业往往误以为做了制度就等于符合合规标准。企业是否清楚认识合规风险情况,最好的办法就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合规测评。或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给企业做国际标准ISO37301合规认证管理体系。误区六:只有在境外才会遇到合规,国内企业没有合规需求。

诚然,除了众所周知的中兴、华为等公司在境外发生的合规事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愈来愈多的合规风险。但据统计,在国内的合规风险不易忽视。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 顶格处罚了山东 康惠等3家 医药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255 亿元 。 这是国内反垄断执法部门罕见作出顶格处罚的案件,所没收违法所得破亿也创下国内反垄断史的纪录。 中国证监会公布IPO现场检查结果,结果触目惊心: 证监会近8个月以来,合计现场检查了86家企业,其中, 30家企业IPO之路被迫终止(其中7家被罚);12家企业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48家企业存在严重问题;45家中介机构被处理。

误区六:被行政处罚缴纳罚款就可以了

在与企业的交流中得知,很多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后,觉得缴纳罚款或者内部整改之后就没事了,2014年以后企业或者个人若受到行政处罚,除了要被警告、罚款等以外,还作为失信记录纳入到企业或者个人的公共信用档案,主要展示在公共信用平台的企业公共信用报告中,如:信用深圳、信用广东、信用中国等,目前像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市场平台也会同步企业的行政处罚记录,企业可以通过信用修复来完成处罚信息的屏蔽。企业定期查询自身的公共信用报告也属于诚信合规的范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版权所有: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深圳市中品信用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路10号硅谷动力电子商务港1708 电话:0755-25591996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105521号
  • (本站属于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站内文章及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